最近常覺得工作效率極低、心情煩躁,奇怪的是感冒才剛好,怎麼又感覺不舒服?對自己說「明明以前我都不會這樣」,但卻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這就是在講我吧!〗
其實這是我只要連日加班就很容易出現的狀態...最誇張的時候我還常說服自己:「請假事情就停擺」、「再撐幾天就可以放假」如此繼續努力。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休假就是趕快補眠,不然就是因累積壓力覺得非玩不可!沒想到這樣的「休息」其實並沒有減緩對生活熱情的消逝速度...等到生大病不得不請假時,才發現休假除了「睡覺」和想工作的事,自己竟然不知道要做什麼才能真正放鬆?我開始正視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
其實,你發現了嗎?絕對不是只有特定工作的人會出現上述的情況,周遭任何身份的人都可能遇到。勤奮不懈當然很好,但長時間保持大腦馬達高速運轉、使得自己加速進入到身心倦怠之前,先冷靜思考一個問題: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Vpz5Tqt0wY8EQfDudUmeZAEIsH9zKiJhKB7X26JTVRfl1n-zvtS6lY8jzELj29Q2eTY4Qk5GwuumyQ120g18V2kptHyMov2fDhENcrQkGoqQ7Ig2ad2FZQkwONQvq-zx51roxcpoTgKs/s1600/work.jpg)
依據每個人的角色需求,大部分成人所指的是職業上的工作活動表現;而職能角色為學生時,〔學習表現〕就會是他的工作活動。比較特別的是,嬰幼兒透過玩(Play)來學習和模仿探索世界,因此通常我們會定義孩童的〔玩樂表現〕為職能工作表現。例如:孩子和同儕玩鬼抓人的表現。
看電影、追劇、出遊、滑手機、打電動或宅在家耍廢一天都可以算是常見的休閒娛樂活動有些人也喜愛運動健身、上瑜珈課程或學習第二外語等也可以是一種調劑身心的休閒活動。不論大人或小孩,休閒娛樂活動對於壓力調適與身心靈健康都很重要。
〖這就是在講我吧!〗
其實這是我只要連日加班就很容易出現的狀態...最誇張的時候我還常說服自己:「請假事情就停擺」、「再撐幾天就可以放假」如此繼續努力。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休假就是趕快補眠,不然就是因累積壓力覺得非玩不可!沒想到這樣的「休息」其實並沒有減緩對生活熱情的消逝速度...等到生大病不得不請假時,才發現休假除了「睡覺」和想工作的事,自己竟然不知道要做什麼才能真正放鬆?我開始正視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
![]() |
Image source: drmeimaris.wordpress.com |
其實,你發現了嗎?絕對不是只有特定工作的人會出現上述的情況,周遭任何身份的人都可能遇到。勤奮不懈當然很好,但長時間保持大腦馬達高速運轉、使得自己加速進入到身心倦怠之前,先冷靜思考一個問題:
你上次徹底放下所有事情好好休息一下是什麼時候?職能治療的角度幫你釐清如何調整休假才能達到真正的「休息」和放鬆。
時間都去哪兒了?職能治療專業分析每日活動:
一天有24小時,每個人會有他需要從事的活動,我們稱為職能活動(occupation)。從職能活動的角度一個人大致上可簡單分為三種活動:
㈠ 日常生活 ㈡ 工作 ㈢ 休閒活動
根據這三大項活動表現來做評估就是職能治療師的工作之一。職能治療師從每個人擔任的「職能角色」去評估一天所需要表現的活動有哪些、是否能自己獨立完成以及三大活動間是否達到平衡的狀態。下面分別介紹這三項活動對人的影響:㈠ 日常生活活動 AD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s)
![]() |
Image source : homedecomalaysia.com |
簡單來說就是吃喝拉撒睡,像是今天三餐有沒有吃飽,睡眠充足等。但要注意的是,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活動,一旦沒有好好維持的話,會影響到其他的活動表現。例如最近有腸胃不適的問題時,吃得不好對工作效率絕對是大打折扣的。別以為這些日常不重要唷!
㈡ 工作或生產性活動 (Work and productive activities)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Vpz5Tqt0wY8EQfDudUmeZAEIsH9zKiJhKB7X26JTVRfl1n-zvtS6lY8jzELj29Q2eTY4Qk5GwuumyQ120g18V2kptHyMov2fDhENcrQkGoqQ7Ig2ad2FZQkwONQvq-zx51roxcpoTgKs/s1600/work.jpg)
依據每個人的角色需求,大部分成人所指的是職業上的工作活動表現;而職能角色為學生時,〔學習表現〕就會是他的工作活動。比較特別的是,嬰幼兒透過玩(Play)來學習和模仿探索世界,因此通常我們會定義孩童的〔玩樂表現〕為職能工作表現。例如:孩子和同儕玩鬼抓人的表現。
㈢ 休閒與娛樂活動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看電影、追劇、出遊、滑手機、打電動或宅在家耍廢一天都可以算是常見的休閒娛樂活動有些人也喜愛運動健身、上瑜珈課程或學習第二外語等也可以是一種調劑身心的休閒活動。不論大人或小孩,休閒娛樂活動對於壓力調適與身心靈健康都很重要。
⊚預計去海邊玩但遇下雨➔仍有壓力未宣洩➔睡眠品質差➔工作效率降低
由此可知這三項活動會互相影響,除了自己的內心狀態以外,也會因外力因素造成失衡。當然,每個人自有一套標準去定義其中某項活動非常重要,也別忘了其他的生活品質也是要顧好。要知道【 休息、休閒和工作一樣重要!】端看自己如何調適囉!
由此可知這三項活動會互相影響,除了自己的內心狀態以外,也會因外力因素造成失衡。當然,每個人自有一套標準去定義其中某項活動非常重要,也別忘了其他的生活品質也是要顧好。要知道【 休息、休閒和工作一樣重要!】端看自己如何調適囉!
與其【休個長假】,不如【下班就好好放鬆】
![]() |
Image source : rd.com |
身為一個愛工作的人,一定不放心給別人處理、也討厭麻煩到別人。很簡單,完美主義的你可能這樣想:
如何讓自己徹底的放鬆呢?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放鬆模式,像我透過打坐冥想或運動來達到放鬆的效果,也有人覺得旅遊可以有充電的感覺。這個問題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你累了嗎?給自己一個休假的好理由:對自己好一點,回去面對工作和日常的家務會感覺更有動力唷!
交代事情給別人部分做錯→自己接手回來後要善後→造成更多人的困擾→不如一開始就自己扛
但你要知道,硬撐著工作的效率可能差到連對個數字都會對錯,反而工作的進度不如預期,連休假時也要緊張焦慮那些未完成的工作,怎麼獲得完全釋放負面情緒和壓力呢?壓力是會持續累積的,與其撐到快不行了才安排休個長假,不如平時就正常心態去看待【休假+放鬆】這件事,才不會累積更多疲勞在自己身上。如何讓自己徹底的放鬆呢?每個人都有自己適合的放鬆模式,像我透過打坐冥想或運動來達到放鬆的效果,也有人覺得旅遊可以有充電的感覺。這個問題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你累了嗎?給自己一個休假的好理由:對自己好一點,回去面對工作和日常的家務會感覺更有動力唷!
留言
張貼留言